乳房篩檢與乳房自我檢查:
主要針對一般健康婦女進行規律性的乳房篩檢,來幫助抓到早期乳癌,以獲得較佳的療效,根據研究證實有規率的乳房篩檢計劃可降低~3成的乳癌死亡率。透過乳房篩檢和乳房三重評估檢查的過程,決大多數的乳房腫塊可獲得確定診斷,「早期正確診斷,早期正確治療」可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。
典型的乳房篩檢包括:
- 完整的理學檢查:來找到腫塊並感知它的性質,乳頭和乳房皮膚的變化,檢查腋窩和鎖骨上淋巴結。一般婦女20歲後需每1~3年、40歲以後每年接受醫師乳房檢查。
-
乳房攝影:運用低輻射劑X光來透視乳房,以偵測乳房的腫塊和鈣化點。是目前證實有效的篩檢工具,40歲以上的婦女若接受高品質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,有機會比觸診早1至4年發現乳癌,不過乳房攝影仍有它的限制,約有15%的乳癌是乳房X光攝影無法偵測得到的,所以即使檢查結果正常,在下次定期檢查前,如有發現異狀,應儘速就醫。
-
乳房X光攝影的準確性常受下列的因素影響:
-
乳房的緻密度,緻密的乳腺有時會將腫瘤或鈣化點遮蓋。
-
攝影影像品質的好壞。
-
乳攝操作人員的攝影技巧。
-
腫瘤的特徵:有時乳癌生長並未形成腫塊或產生鈣化點、等徵兆。
美國癌症學會(American Cancer Society)建議40歲以上的婦女需每年接受乳房攝影篩檢。
目前我國政府補助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,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其二親等以內血親﹝祖母、外婆、母親、女兒、姊妹﹞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篩檢費用。
近年來,國民健康局積極推動每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篩檢,以及婦女對乳房健康意識的提昇,乳癌的篩檢率逐步上升。
台灣婦女乳癌兩年篩檢率:
年份 |
兩年篩檢率(%) |
2007 |
7 |
2009 |
11.6 |
2010 |
21.6 |
2011 |
29.5 |
2012 |
32.5 |
但相較於美國40歲以上婦女的乳癌篩檢率,1年的篩檢率~50%、兩年的篩檢率~70%,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
乳房篩檢與早期乳癌偵測:
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:
-
2004~2009年間被診斷為乳癌的50~69歲婦女中,如未曾接受過乳房攝影檢查的女性,診斷為早期乳癌(0~Ⅱ期)比率僅為76%,而接受過三次以上檢查的比率為92%;
-
2009~2011年間被診斷為乳癌的45~69歲婦女中,如未曾接受過乳房攝影檢查的女性,診斷為早期乳癌(0~Ⅱ期)比率僅為67.1%,而因接受過乳癌篩檢發現的比率為83.2%,差異達16.1%
顯示定期接受乳房攝影篩檢有助於早期乳癌的發現。
乳房攝影結果的後續處理:
檢查結果
(BI-RADS) |
後續處置 |
0 |
乳房有變化,需要其他影像輔助檢查以確定診斷 |
1 |
無異常發現,建議定期檢查 |
2 |
乳房有良性變化,尚不需作任何處置,建議定期檢查 |
3 |
乳房有變化但疑似良性,建議短期內進行追蹤檢查 |
4 |
乳房有異常變化疑似惡性,需考慮進一步作穿刺生檢或病理組織切片 |
5 |
乳房有異常變化極可能是惡性腫瘤,需採取適當行動,如手術或切片檢查 |
提醒妳,檢查結果為0、4、5者,應儘速至乳房專科門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;
另外,即使檢查結果正常,也應定期接受乳房檢查,若發現乳房有任何異狀,要儘速就醫。
醫師會視個別的情況,作適當的處置和治療。
☆☆☆【嘉義長庚乳癌篩檢、確診與治療處置流程】☆☆☆
乳房超音波檢查和乳房攝影檢查的優劣點:
|
乳房超音波檢查 |
乳房攝影檢查 |
腫瘤的辨識力 |
對軟組織的辨識率高,可澄清腫塊的性質(如:囊腫、良或惡性腫瘤),對不確定的影像,可立即在超音波導引下使用細針抽吸或粗針切片加以證實。 |
1.可以發現無症狀或觸摸不到的腫塊,實務上較難同時進行立體定位的抽吸或切片檢查。
2.乳房組織較緻密者(如:年經婦女)對腫塊和鈣化點的辨別力較低。 |
鈣化點 |
對微小鈣化點的偵測較弱 |
微小鈣化點出現於30%至40%侵犯性乳癌及大部份原位(0期)癌(80~90%),目前僅有乳房攝影能可靠偵測這些鈣化點 |
輻射線曝露 |
無 |
低劑量輻射線曝露(約和台灣-美國間飛機航行的曝露量相當;或電腦斷層掃描的1/10) |
生理期的影響 |
適合任何生理時期 |
1.停經前之婦女,在月經期的前半段受檢,可得較佳的影像品質;
2.停經後婦女則無差別 |
年齡的限制 |
適合任何年齡層 |
妊娠中、哺乳中的婦女不能照攝; |
舒適性 |
無疼痛感 |
檢查時會以儀器緊壓乳房再照射,壓緊時間約需5~10秒,故會有些許的不舒服,但疼痛感則是因人而異。 |
品質管控 |
1.超音波診斷判讀會因醫師或技術師之經驗、檢查能力而有所差異;
2.無法獲得全乳房影像的記錄 |
1.乳房攝影診斷判讀的一致性較佳;
2.可獲得全乳房影像的記錄 |
總之,乳房攝影與乳房超音波各有其優缺點,兩者相輔相成,在乳房篩檢上皆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- 乳房自我檢查:資料顯示有大部分的乳癌是患者自己最先發覺的,而且約有15%乳癌無法從X光攝影顯現出來。因此20歲以上婦女每月也要自我檢查乳房,並且應定期接受篩檢(如上述篩檢項目),重視自己的身體,才能擁有健康。
-
自我檢查時間點:
- 須注意乳房(包括:乳頭)和腋窩的變化:
腫塊
非乳汁的分泌物
乳房大小、外形、質地
皮膚
詳細乳房自我檢查的方式,可參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(TBCA)所精心製作的『乳房自我檢查示範衛教影片』教學。
- 乳房磁振造影:乳房磁振造影並非用來取代乳房攝影或超音波的影像檢查,它主要用來當做輔助的檢查工具,以補乳房攝影或超音波的不足。乳房磁振造影具有很高的敏感度,但也容易造成【假陽性】過高的問題,而且檢查費用較高,目前仍不建議做為常規的篩檢工具。
其主要適應症如下:
-
高危險群病患的篩檢。
-
評估乳癌病灶的範圍及是否有多發性乳癌。
-
乳房攝影及乳房超音波診斷不明確者。
-
乳癌術前化療(neoadjuvant chemotherapy)的成效評估。
-
乳房手術後對可疑病灶的診斷。
- 隆乳整形後的婦女懷疑有病灶者。
依年齡別的乳房篩檢方法:
分類 |
年齡別 |
乳房篩檢方式(醫師會依照妳的年齡、乳房狀況來安排各項檢查) |
一般民眾 |
20~30歲 |
每月一回乳房自我檢查, 每1~3年一次醫師乳房理學檢查, 必要時乳房超音波檢查。 |
30~40歲 |
每月一回乳房自我檢查, 每年一次醫師乳房理學檢查, 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,必要時乳房攝影。 |
40~50歲 |
每月一回乳房自我檢查, 每年一次醫師乳房理學檢查, 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,每1~2年一次乳房攝影。 |
50歲以上 |
每月一回乳房自我檢查, 每年一次醫師乳房理學檢查,每1~2年一次乳房攝影,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。 |
●國民健康局補助45~69歲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篩檢 |
高危險群
(1)二親等以內血親有乳癌家族史(祖母、外婆、母親、女兒、姐妹)
(2)本身為乳癌患者 |
20~30歲 |
每月一回乳房自我檢查, 每年一次醫師乳房理學檢查,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。 |
30~40歲 |
每月一回乳房自我檢查, 每年一次醫師乳房理學檢查,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,必要時乳房攝影和乳房磁振造影。 |
40~50歲 |
每月一回乳房自我檢查, 每年一次醫師乳房理學檢查,每年一次乳房攝影,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,必要時乳房磁振造影。 |
50歲以上 |
每月一回乳房自我檢查, 每年一次醫師乳房理學檢查,每年一次乳房攝影,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,必要時乳房磁振造影。 |
●國民健康局補助40~69歲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篩檢 |
|